培养道地药材“新血液” 擦亮“川药”金字招牌(主标) “中江丹参”“中江白芍”推广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5-24点击次数:2449次
培养道地药材“新血液” 擦亮“川药”金字招牌(主标) “中江丹参”“中江白芍”推广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提起“中江丹参”和“中江白芍”,业内人士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
    “中江丹参”“中江白芍”都获得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其品质、品形、品相堪称同类上品,是当地独特的资源,畅销全国并出口。
然而,它们特有的无性繁殖方式严重威胁到了这两种行业公认的道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一支科研团队扎根中江,成为“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繁衍生息、提升品质、推广种植的有力推动者。

    提起“中江丹参”和“中江白芍”,业内人士都会翘起大拇指点赞。

    “中江丹参”“中江白芍”都获得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其品质、品形、品相堪称同类上品,是当地独特的资源,畅销全国并出口。

    然而,它们特有的无性繁殖方式严重威胁到了这两种行业公认的道地中药材可持续发展。

    幸好,有一支科研团队扎根中江县,成为“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繁衍生息、提升品质、推广种植的研发者和创造者。

 

历经艰难困苦

培育道地药材新品种(小标)

    513日上午10时许,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

    在中江县道地药材研发中心的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三五一群地蹲在田间,正在开展“中江白芍”品种选育工作。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德阳市科技特派员张利是这支团队的负责人。她从事“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的新品种培育研发已有10多个年头。

    张利介绍,“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不像外地同类药材那样可以开花结籽进行大量繁殖。“中江丹参”通过切割根段部位、“中江白芍”以带芽的芍头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栽种。这种特有的无性繁殖方式,也是保障其血统纯正的一个要素。

    这种特别的繁殖方式加上只种不选,严重影响到其品质提升,甚至会面临种植面积逐渐缩小,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只有对“中江丹参”“中江白芍”进行品种选育、复壮,推出“新鲜血液”,才能让其繁衍生息,推广种植,发展壮大。

    2000年,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瑞武带着课题来到中江县开展“中江丹参”新品种培育工作。因其中途被派往国外深造,2003年,张利来到中江县,开展“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的品种选育、品种复壮研究攻关。

    培育一个优良新品种,需要好几年,甚至上十年的努力。这期间付出了多少辛劳与汗水,经历了多少艰辛与困苦,只有研究发人员自己最清楚。

    张利和她的团队也是如此。

    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是培育新品种首先要做的事。为了收集优良的野生丹参种质资源,刚开始时,张利和团队总是天南地北往深山密林里跑,在万千样本中一旦发现一株性状良好的母本单株,如获至宝。

    张利至今还记得一次采集野生种质资源的艰辛经历。

    2005年的夏天,张利和团队成员深入大凉山腹地收集种质资源:丹参的近亲——鼠尾草。他们采集到满意的鼠尾草准备回县城时却遭遇山洪冲毁道路。团队被困在山里达一个月之久,只能吃饼干住窝棚。一个月后,求助老乡搭乘拖拉机外加步行一天回到县城。

    接下来就是从千万个种质资源中初选优良“单株”进行培育。“好中选好,优中选优!1000株中可能只选得出几株。”张利说。

 

攻克“卡脖子”问题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小标)

    2010年,经过张利团队近10年的辛勤付出,培育的“中江丹参”新品种“川丹参1号”完成田间技术鉴定,201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川丹参1号”是四川省第一个经审定的丹参新品种,同时也是中江县第一个经审定的中药材品种,开启了当地中药材产业良种化发展新篇章。

    接下来的几年里,张利和团队相继培训出“川丹2号”,有效缓解丹参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培育出“中江白芍”新品种“川芍1号” “川芍2号”,不仅打破了四川省白芍无栽培品种的历史,同时通过“卡脖子”问题的技术攻关,推动“良种+良法”模式,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许志刚是中江县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其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专门推广种植“中江丹参”“中江白芍”。谈到这两种道地药材新品种推广的前后对比,感受颇深。“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及推广种植,以前种植面积小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我们公司为例,2011年种植面积只有93亩,2021年达到1.5万亩,目前的产值每年达1.2亿元以上。这是新品种没培育前想都没想到的。”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谢显莉介绍,近年来,中江县对“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特色资源的保护、维护、发展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了机构保障、资金保障外,还组织科技人员完成以“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为主体的《中江县中药材栽培生态布局及栽培技术可行性论证报告》,研制出《中江丹参标准化生产研究与应用》《中江白芍生产技术规程》等,并着力推进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建设,带动药农增收致富。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川丹参1号”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截至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产值15亿元,助农增收3亿元;“川丹2号”推广面积超过3000亩,产值1800万元,助农增收450万元。截至目前,“川芍1号”累计推广面积1万余亩,产值2亿元,助农增收0.5亿元;“川芍2号”累计推广0.5万亩,产值1亿元,助农增收0.25亿元。

 

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擦亮“川药”金字招牌(小标)

    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在君是张利的学生。读研期间,他曾参与过“中江丹参”培育研发课题。读博时,仍从事丹参研究课题,现在的研究课题仍然是丹参。他称,丹参浑身是宝,“中江丹参”更是宝中之宝。正在做的课题是丹参的生物科学研究。

    张利的另一名学生吴一超读博时,曾跟随她从事“中江白芍”培育有关课题研究。如今,在西华师范大学工作的吴一超仍在从事与白芍有关的研究课题:白芍化学成份的开发利用。“白芍可开发利用的东西很多,‘中江白芍’更有优势。对“白芍研究像和老朋友相处一样,交道会一直打下去。”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到,四川将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科学布局建设一批种质资源圃(场、区)。

    对于种业提升工程的话题,张利称,她和团队重点研究的两个中江县的道地药材“中江丹参”“中江白芍”,10余年来一直都在开展相关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在四川省科技厅等方面的支持下,开展了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了丹参、白芍等种质资源圃等,组建了“特色药用植物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继续扩大四川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收集,同时做强资源利用,力争在乡村振兴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充分体现平台的共享与服务作用。

    张利称,团队接下来将利用系统选育法、杂交育种技术以及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的新品种选育,同时实现“中江丹参”良种的组培繁育工业化生产,攻克“中江白芍”的组培快繁技术,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继续擦亮“川药”这个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科技局网站管理员

德阳市科创通平台

Copyright© 2020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 蜀ICP备2021016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