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 市科技局参加解读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0-08-13点击次数:1634次
重点关注 • 市科技局参加解读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

730日,中共德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成功举行。

85日,市科技局参加解读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首场新闻发布会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贯彻落实工作部署进行现场解答。

发布会现场,市科技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易伟围绕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前期取得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及落实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点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以下是新闻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好“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也将“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为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的重要任务。请问目前我市推动“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德阳市科技局答:

首先,非常感谢新闻媒体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

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做出了“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战略部署,这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早在20185月,科技部已下文支持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省政府在20189月印发了示范区建设方案。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初步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立足德阳产业基础,政产学研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市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一大批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双进·德阳企业进校园”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70余个,科技创新合作实体机构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68个,已促成科技合作项目300余项。

二是立足关键技术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初步显现。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牵引,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力度,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项目。四川玻纤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共同推动玄武岩纤维池窑拉丝中试成功,东方风电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攻关8MW大型永磁直驱海上风电机组转化落地引领了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和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东方水利智能清洁机器人、汉星航通惯性智能导航系统、思远重工矩形顶管机等70余个技术攻关项目陆续实现产业化,目前已累计实现产值近60亿元。

三是立足体制机制创新,一批创新成果得到推广运用。思远重工与中物院探索出“技术+团队+股权”改革模式,入选国务院第三批支持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同时,我市建立的“银行贷款+保险保证+财政风险补偿”合作机制入选国务院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 这个历史机遇期,全力建设好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一是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在深化成德绵协同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主动融入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积极参与共建西部科学城,探索推动创新券成德绵眉资地区互通互认,协同推进四川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成德绵三市共同发布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机会清单,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是围绕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体系,在深化政产学研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等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机构,扶持一批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推动有实力的企业、产业联盟、工程中心等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技术转移集成服务。依托四川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高校,布局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力争培育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创业团队100家。以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两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带动,力争实现全市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100项,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00家。

三是坚持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为导向,在深化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上下功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全功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一个集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法律咨询、成果交易和项目孵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西南中心德阳分中心”项目建设,推动“中物院银河·596德阳孵化基地”项目落地。深化“校企双进”,加强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金属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力争孵化高校科研院所项目400项,形成专项成果200项。

责任编辑:科技局网站管理员

德阳市科创通平台

Copyright© 2020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 蜀ICP备2021016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