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员 工 作 简 报 汇 编 2021年第7期 (总第66期)
发布时间:2021-06-28点击次数:2367次
德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员 工 作 简 报 汇 编 2021年第7期 (总第66期)

特派员在中江县开展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服务团活动

小麦为原料的面条产业是中江县的特色产业。202148日,市科技特派员李朝苏、陈英立、罗伟光等专家查看了位于回龙镇、黄鹿镇的优质小麦基地的田间长势情况,并对基地种粮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之后与加工企业代表开展交流,了解小麦购销情况以及产品提档升级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企业需求,科技特派员计划集中相关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引领,强化优质小麦新品种、绿色高效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中江县小麦产业的发展活力。

 

                      (中江县经科局供稿)

 

 


特派员孔亮亮指导双东镇鲜食玉米品种筛选

202146日,市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孔亮亮助理研究员带领鲜食玉米团队,在旌阳区双东镇指导鲜食玉米品种筛选。鲜食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特征,其产业化的发展是紧密服务于都市现代化农业、特色高效农业的具体体现。近年德阳市鲜食玉米呈现规模化、基地化种植新格局,业主对高效、安全的鲜食玉米品种需求迫切。针对当前适宜本地主要生产方式和复合种植模式的特色鲜食玉米品种匮乏、鲜果穗季节性供应不均衡等产业问题,德阳市种子站组织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与评价工作,市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孔亮亮助理研究员带领鲜食玉米团队,应邀作为技术支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根据德阳市鲜食玉米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生产方式和多熟复合种植模式,提出了开展春、秋两季试验的方案,拟合生产需求,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为满足鲜食玉米多元化特色供给需求,征集了国内鲜食玉米优势育种单位和种业公司最新育成和推广的不同籽粒类型、熟期、生态区的新品种20余个,其中80%的品种为近两年全国鲜食玉米大会获奖品种,强化了筛选品种的针对性;三是积极参与试验田间执行,在育苗、移栽、区组设计等试验环节全面技术支持,确保试验质量。

 

(旌阳区经科信局供稿)

 

 

 

 

特派员陈英立指导杂柑春夏管理技术

 

202147日,科技特派员陈英立到中江禾清源水果专业合作社对该社栽植的大雅1号和爱媛38杂柑进行了春夏管理技术指导重点对当前春旱情况下红黄蜘蛛防治和施肥灌水等技术给予了讲解,同时介绍了我县扩种大豆、花生等项目发展情况,鼓励业主幼树行间间作大豆和花生,搞好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充分利用当地生猪养殖场的有机肥,经腐熟稀释后浇灌果树及间作,减少化肥施用,走以短养长绿色果业发展之路通过指导,业主掌握了幼树施肥技术及当前红黄蜘蛛绿色防控技术,对杂柑绿色优质高效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表示将抓好技术贯彻落实,促进果树健壮生长,早见效益。

 

                              (中江县经科局供稿)
 

 

 

特派员李明章到绵竹指导猕猴桃育种

 

2021331,市科技特派员李明章带队到绵竹广济猕猴桃资源圃和华胜农业新品种示范园。随着气温上升,猕猴桃树发芽、开花了,地上的绿肥和杂草也竞相生长。伴着风雨中的阵阵花香,特派员一行人在树下草丛中踏出了一条路来,先后查看了温室大棚杂交种子萌芽情况,猕猴桃新品种嫁接长势,优株材料开花情况,品种示范园管理情况等。李明章研究员强调了疏花、授粉、除草、施肥、浇水、抹芽等关键农事活动的管理要点,现场讲授杂交种子播种干湿度鉴别,以及如何根据资源材料开花特性筛选优株。花期是猕猴桃育种最关键物候期之一,李明章研究员组织技术人员召开育种工作会议,讨论确定了新一轮杂交组合安排,指导德字号猕猴桃新品种“华金3号”、“华金6号”的DUS测试及品种认定准备工作。

 

绵竹市工信局供稿)

 

 

特派员在什邡市湔氐镇太乐村开展猕猴桃培训

 

48日,市科技特派员庄启国、董官勇在什邡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湔氐镇太乐村村委会的主持下,在什邡市湔氐镇太乐村村部会议室开展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培训。培训会主要采取课堂授课的方式,庄启国博士主要针对猕猴桃春季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利用PPT进行浅显易懂、易容操作的形式进行讲解;董官勇研究员主要就猕猴桃在太乐村发展的优势、走科研院所+特技特派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太乐村如何发展发好猕猴桃及今春猕猴桃关键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讲解。培训会旨在太乐村为创建德阳市创新型试点村培养更多的特色产业种植的技术人才,助力猕猴桃种植户增收。培训会上还邀请了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其他专家就猕猴桃产业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太乐村40余名猕猴桃种植人员参加培训。

 

                     (什邡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供稿)

 

 

 

 

 

 

 

 

特派员李朝苏指导种粮大户开展小麦田间管理

 

德阳市小麦目前处于灌浆结实阶段,易发生病虫危害和植株倒伏于产量形成极为不利202142日,科技特派员李朝苏副研究员先后前往广汉市成香家庭农场、广汉市金穗丰家庭农场以及四川艾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田中,实地查看小麦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了解前期田间管理落实情况。本年度种粮大户各项田管措施贯彻到位,小麦长势好于常年同期。根据各自田间实际出现的问题,给予了针对性的建议,以确保丰产丰收。

 

广汉市经信科技局供稿)

 

 

 

 

 

 

 

 

特派员张利中江县丹参和白芍基地现场指导

 

近期气温回暖,正值丹参出苗和白芍开花之际。2021331,市科技特派员张利教授团队杨瑞武教授考察中江县丹参白芍生长情况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考察发现,资源圃中丹参种资源材料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丹参生产基地严格按照《丹参高效栽培技术》的栽培和管理要点,在年前种植的丹参出苗情况较好,但是仍然存在栽培中打窝不规范导致部分幼苗被地膜覆盖,应及时进行破膜处理,以保证丹参苗的成活率;年后种植丹参均已长出愈伤。根据目前出苗情况,今年中江县丹参生产与去年受疫情影响相比有明显好转目前,大部分白芍均已进入现蕾期,随着气温回暖,很快进入盛花期,为保证今年白芍品种选育的正常进行,张利教授根据白芍开花情况后期的品种选育时间节点进行了详细安排

 

中江县经科局供稿)

特派员杨峰赴凉山州指导萝卜新品引种栽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25-26日,市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蔬菜专家冉茂林研究员和杨峰助理研究员一行前往凉山州,就高山地区春萝卜生产进行现场指导325日,市科技特派员来到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与村党委书记吉色次哈第一书记曾远旭一同深入讨论,提出密切结合当地需求,科学安排部署示范内容的总体要求。通过对村周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与村民进行仔细沟通等方式,掌握了周边土壤情况和村民种植习惯,确定开展“高山春夏萝卜高产高效生产示范”,计划于4月中旬进行整地播种。326日,市科技特派员在西昌市农业农村局蔬菜站张娟高级农艺师陪同下,前往西昌市安哈镇摆摆顶村,就萝卜新品种引进及周年生产分期播种试验进行了现场指导,为当地有效发展高山生态萝卜产业提供持续智力支撑。

(旌阳区经科信局供稿)

 

特派员刘定辉带领玉米创新团队参加

示范基地工作推进会

 

202133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在中江仓山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召开2021年特用玉米工作推进会。省农科院土肥所中江仓山综合试验基地负责人、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暨特用玉米组组长刘定辉特派员召集了四川农业大学唐祈林教授等10余名省内专家参加这次会议。专家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中江仓山基地专家大院工作场站,玉米水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定位试验,旱地油菜(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区,以及农户种牛养殖场。随后专家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规划落实了该基地2021年甜糯玉米、酿酒专用玉米、青贮饲草玉米等特用玉米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安排部署了各项工作的推进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各学科各团队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商讨部署2021年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特用玉米省级生产现场会各项筹备工作。此次会议彰显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江仓山综合性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对区域乡村振兴工作的科技引领作用,以及努力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人员的赤诚之心。通过本次交流研讨,增强了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各岗位及其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沟通,并为多学科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丘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江县经科局供稿)

 

 

特派员罗伟光在中江县开展蚕桑技术培训

2021328上午,科技特派员罗伟光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新世纪丝绸实业有限公司邀请,到四川新世纪丝绸实业有限公司会议室参加中江县2021蚕桑生产工作及春季小蚕共育技术培训会,并开展技术培训。罗伟光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就桑树田间管理尤其是春季桑园防病治虫除草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并与现场到会的专业大户进行了深入沟通,回答了受训人员的问题。参会的专业大户深感受益匪浅,将把所学到的技术应用于实践,为今年蚕桑生产夺取丰收奠定基础。

 

中江县经科局供稿)

 

 

特派员袁继超到中江县指导玉米机械化播种     

 

37日,德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四川农业大学袁继超教授先后到中江县惠农粮食专业合作社和鑫众和粮食专业合作社指导玉米机械化播种,强调了提高播种质量的重要性,包括整地质量和土壤水分要求、底肥的施用、播种机的选择、播种量的确定、抗旱与座水播种技术等,为保证玉米的全苗、壮苗和齐苗奠定了基础。

 

中江县经科局供稿)

责任编辑:科技局网站管理员

德阳市科创通平台

Copyright© 2020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 蜀ICP备2021016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