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市科技特派员刘定辉研究员到中江县考察指导旱作农业生产情况。由于前期发生季节性干旱,玉米出苗不齐,苗势弱,发生萎蔫,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小的影响。同时,塘堰出现干涸,影响水稻栽插,迟栽现象普遍,影响水稻生产。
刘定辉研究员考察中指出,丘陵地区是我省重要的农业功能区,季节性干旱是最突出的自然灾害问题,综合施策,防控季节性干旱是确保丘陵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中江县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县,雨养旱作是丘区农业的基本特点,雨水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代表了旱作农业生产水平。旱粮是粮食安全的稳压器,旱粮稳则粮安,要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就突破雨水利用的关键技术瓶颈,刘定辉研究员提出以下技术对策。一是要做好雨水蓄集工作。通过坡面水系治理,蓄水池,坡改梯等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保墒耕作等技术措施,把雨水资源留在山上,留在土里,为农业生产所用。雨水下山要通过坡面水系实现有序排放,通过稻田,山平塘,河堰等工程实现二次蓄集利用,不仅可以拦截径流带来的泥沙和氮磷养分,而且能够提高稻田的灌溉保障能力。二是要做好雨水利用工作。通过选用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品种,采用覆盖抑蒸技术,合理轮作技术,节水灌溉,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雨水利用效率。三是要做好水土资源配置工作。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蓄得住水的地方蓄住水,另一方面,在有土(耕地)的地方有水,包括蓄集的水,提灌水和灌区引水。水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是旱作农业稳定持续高效发展的根本。